2017-02-12 17:28:34 来源:安徽会计网
会计结账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于月末结账,安徽会计网小编觉得作为会计人员都是深有体会的,月末年末是我们会计人员最忙碌的时候,我们都在忙于结账。但是我想对于老会计而言,月末结账的套路,他们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而对于我们这些会计新人而言,月末结账我们具体应该要做哪些工作,还有结账之后我们要从哪些逻辑关系来证明月末结账是成功的还是存在疑惑的。那么,会计结账时我们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进行审核,仔细核对以减少差错。
月末结账是建立在日常会计凭证的日清基础上,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
第二步:进行以下项目的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2)银行存款:对所有明细账号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3)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月末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第三步: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
(1)运用银行存款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包括运费、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与银行存款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主要调节的是在同一账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固定资产等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的金额、进货退回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
(2)对于销项税额对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及普通发票与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
(3)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核对的原理是一样的。核对平后同时编制所有税务当月申报表。
第四步: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的进行调整。
(1)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
(2)对所有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
(3)清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况进行清理。
(4)查看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账所有明细有无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清原因进行调整。一般原因为做错账户或一户单位开了二个明细。如应收账款贷方应调到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方应调到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调到其他应付款等。同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清查借方余额。
第五步:进行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的编制:
(1)按权责任发生制原则计提所有费用。如工资、福利费、营业税等。
(2)摊销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待摊费用,计提预提费用等。
(3)暂估材料(对于企业已入库材料末收到发票的应建立明细台账)、结转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等(结合存货盘点结果同时进行)。
(4)结转本年利润,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具体结账分录可以要结合企业实际)。
另外,对于月末结账的时点问题。从我国的会计实际来说一般月末结账的时点都是自然月末,当然在实务中有些单位因为自身的业务量大,有自己定义结账日的,如25日结账等。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比较倾向于按自然月结账。原因如下:
1、可以于税务同步,减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按税法规定是按自然月来定义税务期间的,会计期间于税法的不一致,按规定税务报表就要按税务期间进行调整,工作难度比较高。并且对于税务核查造成困难。在实务中大多数不按税法进行调整,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较大。
2、减少因为自定结账日产生的结账数据时点不统一的风险。
在实务中很多财务数据是来自非财务部门的,由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提供,对于自定义结账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有些财务比较强势的企业可能会规定结账日后到下月一日前运用不开具发票等手段来减少差异,但这样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税法的遵守都是不利的。
会计 从业 |
会计基础 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丨 7天成为EXCEL账务处理大师 |
初级 职称 |
初级会计实务 丨 经济法基础 丨 2021初级会计职称无忧精讲班 丨 2021初级会计职称密训通关班 |
中级 职称 |
【2021新大纲】中级财务管理 丨 【2021新大纲】中级会计实务 丨 【2021新大纲】中级经济法 丨 中级财务管理面授班 丨 中级会计实务面授班 丨 中级经济法面授班 丨 2021中级会计职称无忧精讲班 |
CPA | 会计 丨 审计 丨 税法 丨 经济法 丨 财务成本管理 丨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丨 2020注册会计师面授班(任选三科) 丨 2020注册会计师面授班(六科) |
真账 实操 |
7天成为EXCEL账务处理大师-基础班 丨 出纳高清课 丨 全盘账(高清完整版) |
说明: 提交申请后,我们的老师会在最短的时间里 为您设计一份专属于您的通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