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制会计凭证这些错误你常犯

admin 评论67阅读模式

      作为会计人,做会计凭证是经常的事儿,以下有8个我们常犯的错误,你有吗?无则加勉,有则改之……

  1、不闻不问,埋头做账

  典型表现:拿到原始票据,也不问清票据所代表经济业务事项的来龙去脉就做账。

  2、根据单据种类做账

  典型表现:凡是餐饮票都计入业务招待费

  做账时应该按业务的性质来确定成本费用的归集科目,而不是根据单据的种类来确定会计科目。如餐饮票可能是业务招待费,也可能是职工福利。

  3、凭证摘要写得不清楚

  典型表现:摘要要素不齐、含糊不清,有时连最基本的时间、人物、事项都不写。如“报销费用”。

  危害:摘要写得不清楚,不利于日后查账,更不利于分析取数。例如:销售部门报销展会费用时,摘要只是写“销售部报销展会费用”,如果销售部对费用支出有疑问时,财务只得将报销凭证一一翻出与销售部对账,如果在摘要写得很清楚,则仅看摘要就可核对,避免无谓的劳动。又如:支付货款时,摘要只写“支付货款”,则不知道是为生产支付的货款还是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货款,手工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就无从判断。

  4、凭证摘要写得太清楚

  典型表现:无税务风险意识,摘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某些时候,凭证摘要应该写得象雾象云又象风,否则就会象沐浴阳光温暖的冰块,全然忘了自身在逐渐地消融,最终化为一缕空气。

  5、将不同事项登在同一张凭证

  将不同事项登在同一张凭证,此毛病确不该有。

  6、将多笔金额合并成一笔

  典型表现:将多笔现金或银行存款合并成一笔记账。

  什么?这个也算坏毛病。是的,尽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可以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记账凭证,但这是理论上的,实际工作中不可以,除非你想通过无尽的查账、对账来消磨你漫长的人生。

  7、按报销单合计金额入帐,不按部门拆分

  这样的话,后期工作会很麻烦。

  8、金额错误时调整分录仅按差额调整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五款规定:如果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

  是的,理论上是可以这样,但在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这会给日后查账时带来无谓的烦恼。

 

weinxin
咨询老师
立即在线免费咨询老师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6年11月22日 15:22: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ahkjw.com/11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