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了,为了使大家更有针对性的备考,安徽会计网为大家整理了《会计实务》第十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备考愉快,梦想成真!
【知识点】:股份支付概述
(一)股份支付的概念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二)股份支付的特征
1.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
2.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
3.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三)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
1.授予
2.可行权
3.行权
4.出售
(四)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
按照股份支付的方式和工具类型,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四小类: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1)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概念
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2)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工具类型
①限制性股票
指职工或其他方按照股份支付协议规定的条款和条件,从企业获得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
企业在授予职工一定数额的股票,在一个确定的等待期内或在满足特定业绩指标之前,职工出售股票要受到持续服务条款或业绩条件的限制。
②股票期权
指企业授予职工或其他方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概念
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
(2)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工具类型
①现金股票增值权
运作原理与股票期权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增值权形式的与股票价值挂钩的薪酬工具。
②模拟股票
运作原理与限制性股票是一样的。
【知识点】:可行权条件的种类和处理
股份支付中通常涉及可行权条件,具体包括服务期限条件和业绩条件。在满足这些条件之前,职工无法获得股份。
1.服务期限条件
指职工或其他方完成规定服务期限才可行权的条件。
2.业绩条件
业绩条件是指企业达到特定业绩目标的条件,具体包括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
(1)市场条件
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条件以及行权可能性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股价至少上升至何种水平职工可相应取得多少股份的规定。
企业在确定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而不考虑非市场条件的影响;
市场条件是否得到满足,不影响企业对预计可行权情况的估计。
【提示】如果最终未满足市场条件,首先不能行权,其次对已经认定的费用、成本不作冲转。
(2)非市场条件
非市场条件是指除市场条件之外的其他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达到最低盈利目标或销售目标才可行权的规定。
企业在确定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不考虑非市场条件的影响;
非市场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影响企业对预计可行权情况的估计。
对于可行权条件为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在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提示】如果最终未满足非市场条件,首先不能行权,其次对已经认定的费用、成本应作冲转。
【知识点】:股份支付——权益公允价值的取得
股份支付中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一些股份和股票期权并没有一个活跃的交易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估值技术。通常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并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条款的条件进行调整。
1.股份
对于授予职工的股份,企业应按照其股份的市场价格计量。
如果其股份未公开交易,则应考虑其条款和条件估计其市场价格。
例如,如果股份支付协议规定了期权股票的禁售期,则会对可行权日后市场参与者愿意为该股票支付的价格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2.期权
对于授予职工的股票期权,因为常常无法获得其市场价格,企业应当根据用于股份支付的期权的条款和条件,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其公允价值。
常用的模型有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二项式模型和蒙特卡罗模型。
【知识点】:股份支付的处理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必须以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
1.授予日
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1)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对于附有市场条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2)在等待期内,业绩条件为非市场条件的,如果后续信息表明需要调整对可行权情况的估计的,应对前期估计进行修改。
(3)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取得的职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4)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5)对于现金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6)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7)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工具的数量一致。
(8)根据上述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3.可行权日之后
(1)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企业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回购股份时,应按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作为库存股处理,同时进行备查登记。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规定,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职工行权购买本企业股份时,企业应转销交付职工的库存股成本和等待期内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计金额,同时,按照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关键考点】掌握上述会计处理原则。
【知识点】:股份支付的一般账务处理
(一)授予日
除立即可行权外,授予日无账务处理。
(二)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根据推算的股份支付额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三)可行权日之后
1.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1)在行权前无需会计处理
(2)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职工按承诺的价位交付的款项)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内累计的资本公积)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所授股权的公允价值-股本)
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未兑付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①增值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②贬值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兑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银行存款
【关键考点】掌握上述账务处理 。
(四)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1.回购股份时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职工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职工按承诺的价位交付的款项)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内累计的资本公积)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差额)
【知识点】:条款和条件的修改
(一)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
1.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是指,修改前后的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1)如果修改发生在等待期内,在确认修改日至修改后的可行权日之间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当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2)如果修改发生在可行权日之后,企业应当立即确认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2.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如果修改发生在等待期内,在确定修改日至增加的权益工具可行权日之间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当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3.如果企业按照有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可行权条件,如缩短等待期、变更或取消业绩条件(非市场条件),企业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应当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二)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
1.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当继续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而不应考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减少。
2.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当将减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
3.如果企业以不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了可行权条件,如延长等待期、增加或变更业绩条件(非市场条件),企业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不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三)取消或结算
1.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2.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相关推荐:

评论